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保障条件>>组织领导>>文章内容

追求卓越再发展 百炼成钢提品质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9-01-18 阅读量:

追求卓越再发展  百炼成钢提品质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2018.9—2021.8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持续优质发展,现根据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基本精神,在总结多年来办学经验和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办学品质为目标,就本校今后三年的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办于2007年9月,是一所由武进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天钢铁集团投资兴建和实施管理的民办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848名,专任教师120名。学校布局合理、空间宽敞、环境优美、文化浓郁,活动场所齐全,教育设施先进,课程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创办11年来,顺利实施了四轮主动发展规划。在中天钢铁集团、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奔牛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工弘扬中天钢铁集团“炼就非凡品质、坚固人类生活”的企业精神,培育“千锤百炼、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确立“办大气大爱学校,育向善向上学生”的价值追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追求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卓著业绩,创出了丰硕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省园林式单位、省课程基地学校,常州市优质学校、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绿色学校、市示范图书馆、市五一劳动奖状,区文明单位、区学校主动发展示范学校、区和谐学校等30多项综合荣誉称号。多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促进内涵发展的经验和成果被《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科研》《现代快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武进日报》,常州电视台,以及新华网、东华网、新民网、东吴网、中国常州网、武进新闻网等众多媒体所报道。《中国教育报》于2016年3月7日以《办大气大爱的学校,育向善向上的学生——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的优质发展之路》对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业绩作了大篇幅报道。

学校已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管理精致、文化丰厚、质量领先、特色鲜明的,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优质学校,成为本地区展示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二)发展基础

多年来取得的许多成果、创出的许多经验,为我校今后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精致高效的学校管理。十多年来,学校借鉴中天钢铁集团的“以人为本、善待员工、换位思考”人本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办大气大爱学校、育向善向上学生”这一价值追求为核心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管理理念;依据国家《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建立了完备完善的强调精细管理、突出服务师生、激励主动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条块结合、分层管理,责权统一、自主自动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以目标计划为导向、过程管理为核心、业绩考评为杠杆的现代管理机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便捷顺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率先垂范,关注细节、深入指导,加强督查、及时评价”,价值引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的管理策略,形成了“严、细、实、活”的管理风格,学校管理和谐顺畅、规范有序、精致高效。

2.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在中天钢铁集团总部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建立了严格规范、能进能出的有利于选聘德才兼备人才的教师聘任制度,建立了重在激励教师敬业爱生、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了重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多个平台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校本研修机制和教师培养机制。经过多年努力,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稳定、品德优良、专业功底比较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较强,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富有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目前在120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占10.1%,中级职称的占16.8%;具有区市五级梯队专业荣誉称号的26名,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教师1名。近三年来,在区级以上评优课或基本功竞赛中获奖的达108人次,有6位教师获得江苏省级一二等奖。

3.丰厚雅致的学校文化。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就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文化品位。传承中天集团企业文化,以“百炼成钢”为校训,在师生中大力弘扬“炼就非凡品质、坚固人类生活”的中天企业精神,大力锤炼“千锤百炼,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以成语文化为主题,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发实施多种形态的成语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成语文化活动,成语文化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2016年创建成为江苏省成语文化课程基地。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结合智慧课堂建设,组织学生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2014年以来,学校又以“情智”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一步对文化建设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和全面推进,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大力彰显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培育以情启智、以智育情,向善向上、情智共生的学校文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气质和文化特色,《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第9期上《民办初中“情智”文化建设的探索》一文,对我校文化建设作了全面介绍。

4.优质高效的德育工作。多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根据本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确立了“五全德育”理念(全方位教育、全过程管理、全员性参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针对学生实际的、三个年级系统设计的德育内容体系,建立了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工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并以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为重点,不断拓宽德育工作途径,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并创出了自己的德育特色,2013年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

5.高位运行的教学质量。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组织广大教师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以践行先学后教、建设智慧课堂为重点,着力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形成了规范务实、激励创新,关注实绩、重在过程的教学管理机制。多年来,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学质量保持高位运行,在中考中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在每年一次的学生综合素养调研中,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均分等都名列前茅。在2016、2017年度新北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获得优秀奖。

6.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同时,开发实施了多种形态的,涵盖健康、人文、语言、艺术和科技等五大学习领域的学校课程。在三个年级实施了《成语文化》系列课程、《心灵绿洲》心理健康教育等校本必修课程,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生活中的法律》《动手做模型》《写字与书法》等20多门重在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兴趣爱好的校本选修课程,跨年级组建了十多个重在培养学生技艺特长和学科专长的文化社团。已构建起与国家课程相协调的,支持学校特色培育、促进学生情智共生的校本课程体系,对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发展学生技艺特长起了重要促进作用,近五年来有500多名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篮球队、排球队和足球队在区级比赛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省级成语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成果显著,成语文化已成为我校的品牌课程、特色文化,成为我校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培育情智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形势与挑战

当前我国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对劳动者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发展也寄予着更多的期盼。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这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任务。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在2018年9月党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他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为学校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必须围绕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在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上下功夫。实现这两个“全面”,我校已有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我校的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女教师为主,存在着骨干教师不足、名优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性别结构不够合理、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能力比较薄弱等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壮大骨干教师力量,将是我校必须长期重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是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生源竞争和质量竞争。随着各地政府对公办学校改造力度的加大,随着本市民办初中的增强和一些民办初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初中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和质量竞争将更为激烈。我校地处农村集镇,缺乏地理竞争优势,优质生源可能难有增加,新生的整体学业水平有可能下降,学生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有可能加剧,这无疑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尚需加大力度积极推进。现有校本课程的内容品质和实施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必须着眼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构建起新一轮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智慧课堂、深化教学改革这几年有行动有成效,但还必须从全面提升教学品质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教改目标,理清工作思路,落实推进措施。

 

二、办学理念与目标

 

(一)办学理念

将继续坚持“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办学理念体现了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

(二)培养目标

将继续坚持培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目标。坚持这一育人目标,也就是要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品德修养、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每位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技艺特长,为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目标

◇愿景目标。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培养目标,我校确定的愿景目标是:把本校建设成为一所“有文化、有特色,高质量、高品位”的省内一流和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学校。

◇三年目标。根据上述愿景目标,今后三年将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全面提升育人水平这一主题,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推进文化建设、优化德育工作、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发展教育特色、锤炼教师队伍、提升设施水平,在各个方面取得新进展、创出新成果,争取创建成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

以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健全以价值追求为引领、目标计划为导向、过程管理为核心、业绩考评为杠杆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文化建设,培育“情智文化”,使学校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特色更加鲜明;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构建起优质高效的“知行德育”工作体系,使全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较大提高。

以全面提高教学品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起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的“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并带动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创新,使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再上新水平。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构建起新一轮高品质、有特色的,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建设进一步发展成语文化特色、德育特色和科技教育特色。

以建设一支德才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教师管理,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在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培养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以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信息化为目标,筹措资金、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使学校设施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四)发展战略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将继续坚持以法治校、以人为本、文化育人、创新发展的发展战略。

坚持依法治校。将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施教,依法维护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合法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服务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和引领学生自主自强、主动发展。学校发展坚持以师为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关心教师、成就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文化育人。确立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先进理念,坚持以先进的思想引导人,以大智大雅的文化气质和丰厚浓郁的文化氛围感染人,以有思想、有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坚持创新发展。确立创新发展理念,带领教职员工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开展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依靠创新驱动丰富教育内涵、提升办学品质。

 

三、重点任务与措施

 

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基于已有基础和师资、时间等条件,今后三年将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着重落实如下五项任务。

(一)创新德育工作

目标任务: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构建起知行合一、情智共生的“知行德育”工作体系,以此发展德育特色、提升德育品质,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功能。

知行德育,基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和陶行知“做中学”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德育工作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情智共生,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主要工作:

1.重建德育工作目标与内容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指导,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根据本校确定的学生培养目标,根据知行德育的基本精神,研究构建起以公民素质教育为统领,初一以文明素养为主线、初二以责任担当为主线、初三以理想信念为主线的,综合心理素质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内容的德育工作目标与内容体系。依据这一目标与内容体系落实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活动,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引领性,更加适切学生身心特点和时代发展潮流。

2.完善德育工作制度与机制。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方针,着力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完善以团队组织和班主任为骨干力量、引领学生自主管理、其他教师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和学生常规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处、团队组织、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规范;二是进一步明确全体教职工在德育工作和学生常规管理方面的职责要求,特别是要求全体任课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培养、落实情感目标,在与学生交往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品德,将加强对教师履行德育职责情况的考评评价;三是进一步完善校级、年级、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运作机制,激励和指导学生加强自主管理、自我评价,并积极参与学校、年级和班级的民主管理。

3.创新德育工作途径与方法。根据本校研究确定的德育工作目标与内容体系,根据知行德育“明理、育情、导行”相结合的基本精神,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一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常规管理,指导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品行;二是着力提高《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心灵绿洲》《成语文化》等德育课程和人文课程的实施水平,通过德育课程提高学生道德认知,丰富学生道德情感;三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系统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展重在实践体验的三大德育系列活动:节日节点系列活动、法治教育系列活动、走向社会系列活动;四是结合情智文化建设,指导班主任和学生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设,不断优化教室文化环境、班级文化活动,使班级成为学生向往的、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使教室成为学生情智共生、茁壮成长的地方。五是结合智慧课堂建设,督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认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引领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六是进一步构建家校共育机制和学校社区合作机制,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合力,拓宽德育渠道,也为学生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重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完善班主任竞聘制度,建立新教师跟岗学习、优秀班主任结对带徒制度,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培训和研讨活动,健全班主任工作评价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责任心、事业心和专业水平。同时,明确其他教职员工的育人职责,并加强督促和考评,以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定期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学生思想工作的专题培训,努力提高全员育人的水平和实效。

5.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着眼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和育人水平,将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根据我校确定的学生培养目标,从身心健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艺术审美素质、实践能力素质等五个维度来研究确定具体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将研究实施过程观察评价、检测考核评价与成果展示评价相结合,学生自主评价、同伴互动评价、家长社区参与评价与教师总结评价相结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逐步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激励和引领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年度计划

2018.9—

   2019.8.

1.研究制定《建设知行德育、提升德育品质的实施意见》,并开始分步实施。

2.研究建立德育工作目标与内容体系。

3.完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

4.完善德育校本课程;规划设计和开展三大德育系列活动。

2019.9—

   2020.8.

1.完善班主任选聘机制、培养机制和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2.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

3.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2020.9—

   2021.8.

1.进一步落实知行德育实施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2.对三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

 

(二)提升教学品质

目标任务:

将以全面提升教学品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建设智慧课堂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创出本校的教学特色,形成情智共生的教学文化,使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业水平有较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在常州市同类学校中继续处于领先位置。

提升教学品质,就是要从知识为本转向素养为本,从重教轻学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着力提高教学的境界、品位和质量,使教学过程有思想有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引领学生乐学会学、创意创新,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主要工作:

1.着力构建智慧课堂。我校建设的智慧课堂,是着力发展学生智慧的课堂,是富有智慧和活力的课堂,其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能力为重,情智共生”,核心要素或基本特质是“自主、灵动、生成”。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生成和发展智慧;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突出强调先学后教、学教互动,创意创新、情智共生。将在总结多年来教学改革取得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具体操作要领,研究确定教师教学行为要求和学生学习行为要求,研究制定《建设智慧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的实施意见》。将组织和指导各教研组研究制定本学科的教改行动计划,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将督促全体教师认真落实、深入研究、积极践行,构建起优质高效、情智共生、具有本校特色的智慧课堂,并带动作业练习、学科实践活动的改革与创新。

2.切实强化教学管理。将根据建设智慧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的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以及从课前预习到课后作业的各项学生学习规范;进一步完善以课堂教学评价为重点的教学评价机制。将由教务处和各教研组长分工负责,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督查、指导和评价,并引领教师在教学观摩研讨中开展同行评价,在总结反思中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评价及时总结成果和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将通过学科调研检测、学生学科竞赛、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检测监控。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学质量分析评估系统和数据库,为质量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3.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将以建设智慧课堂为主题,通过集中培训、小组研讨、个人自修等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学科课程标准和先进教改经验,定期开展以建设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教学观摩研讨、教师学术论坛等活动,深入研究提升教学品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各学科教研组都必须围绕建设智慧课堂、提升教学品质这一主题,制定教研计划,开展教研活动,都必须着力研究本学科提升教学品质的具体策略,努力创出本学科的教学特色。

4.积极加强个别教学。根据“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着眼对每位学生负责、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发展,必须根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水平、个性差异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科学学习方法;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教研组要通过作专题讲座、布置选择性作业、加强个别辅导、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学生问题咨询平台等多种措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将建设健全网络学习平台,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活动。

年度计划

2018.9—

   2019.8.

1.研究制定《建设智慧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的实施意见》。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和教改经验,研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3.组织和指导各教研组制定和落实本学科的教改行动计划。

4.在研究与实践中构建起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具体教学策略。

2019.9—

   2020.8.

1.制定和落实教师教学行为要求和学生学习行为要求,重建教学常规,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制度机制。

2.推进优化课外作业练习、学科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创新。

3.修改完善和实施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2020.9—

   2021.8.

1.全面推行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一步在实践中改进与完善。

2.指导教研组培育、总结和提炼学科教学特色。

3.对三年来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

 

(三)加强课程建设

目标任务:

加强对课程的研究与管理,不断提高对课程的领导力、开发力和课程实施水平;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构建起新一轮高品质、有特色的,支持学校情智文化、知行德育、智慧课堂和学生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各校本课程的内涵品质和实施水平;通过课程建设进一步发展成语文化特色、德育特色和科技教育特色。

主要工作: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和省市区下达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规定的国家课程。在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带领教师深入开展国家课程的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研究,不断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水平。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2017年9月下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三大德育系列活动等有机整合起来,保证落实到位并不断提高实施水平。

2.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根据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原则,按健康、品格、语言、科技、艺术等五大学习领域,校本必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文化社团活动和主题系列活动等四种课程形态,对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进行系统规划、精心设计、整体架构。对现在实施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文化社团等进行梳理调整,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补充,从而构建起新一轮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成语文化》《心灵绿洲》等3—4门。将纳入课程计划,专门安排课时或依托学科课程实施。

校本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初一、初二年级各开设8—10门,各课程以学期为单位,设计16—18课时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在同年级实行走班制教学,每周安排一课时。

文化社团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技艺特长和学科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学生自主报名与指导教师物色选拔相结合,初一到初三跨年级组建十多个文化社团,每周与选修课程同时开展,并根据各社团需要,利用晨间、课间、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开展一些实践和训练活动。

主题系列活动,由学生处和团委负责,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突出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三大德育系列活动:节日节点系列活动、法治教育系列活动、走向社会系列活动,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素质、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支持情智文化和知行德育。

3.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切实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管理,努力提高各课程、各活动的品质和水平。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统一由教务处负责管理,教务处必须合理安排各课程的实施时间,必须加强对各课程开发实施的监管和指导,必须为各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帮助,每学期期末必须对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评价。各校本课程和文化社团由各教研组进行开发实施,由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合作开发、分工实施;组织教师对各课程和各社团活动的内容、实施方式、学习评价等进行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在这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课程计划或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备课记录,学生要有学习笔记;到期末有简短总结,有对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

4.培育和发展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成语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和系列活动,推进成语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发展成语文化特色。将根据课程开发实施情况,在语言、科学或艺术教育领域再打造若干门特色课程,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年度目标:

2018.9—

   2019.8.

1.制定和实施《中天实验学校课程建设纲要》。

2.规划设计、审核论证、修改完善各校本课程和文化社团。

3.制定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计划,编写《中天实验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2019.9—

   2020.8.

1.修改或编写有关校本必修课程的教学资料。

2.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3.着力提升各校本课程和文化社团的实施水平。

2020.9—

   2021.8.

1.进一步审核、调整课程项目,修改完善各课程计划。

2.对三年来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

 

(四)锤炼教师队伍

目标任务:

根据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以建设一支德才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研究制定新一轮《中天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激励全体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能建设,使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都有较大提高。同时通过引进教育人才和内部重点培养,着力扩大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群体,使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具有区市骨干教师专业称号教师的比例有所提高。

主要工作:

1.加强教师规范管理。将根据国家《教师法》、教育部印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本校发展目标,进一步修改完善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教师聘任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修改完善激励教师创意创新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使教师明确自己的价值、使命和责任,明确工作的规矩、规则和规范。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师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业绩与成果、综合素质、评优评先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机制,以科学、规范的评价激励和引领教师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同时,进一步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改善教师工作条件,丰富教师文化生活,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将通过上党课、举行时事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及时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文献、法律法规,对教师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引领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对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继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敬业爱生、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为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师德规范教育,积极开展“关爱学生爱心行动、家长和学生评教活动,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引领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塑造良好形象、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优良品格,以优良的品德品行引导学生、感召学生。

4.加强教师师能建设。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校本研修内容,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加强校本研修管理,建立起基于学校发展的、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将根据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根据本校内涵发展的要求,研究构建起以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为重点的校本研修内容体系;统筹个人学习研究、团队合作研修、专业指导引领等三个层面的职责要求和活动安排,构建起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融通的校本研修方式;为教师学习研究提供经费、时间和专业服务等条件支持,建立起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校本研修保障机制;加强对教研组履行校本研修工作职责的考核评价,组织教师开展专业竞赛评比活动,完善教师教研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建立起重在导向和激励的校本研修评价机制。将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明确两者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两者在开展校本研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中的组织作用和团队力量。将依托校园网,建立健全教研网络平台,为校本研修提供资源支持和交流平台。

5.加强分类分层培养。一是重抓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各处室中层干部竞聘选聘制和岗位责任制,本三年内将开展第二轮中层竞聘选聘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专业指导、跟岗锻炼,着力提高管理队伍的师德师能和管理水平。二是重抓新教师的培训培养。对新上岗教师明确工作要求,指定指导教师,开展研训活动,提供锻炼机会,帮助新教师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三是重抓名优教师培养。鼓励师德修养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积极进取,奋发努力,争取成长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在本区域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物,学校将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条件,提供更多学习和锻炼机会。

年度计划

2018.9—

   2019.8.

1.制定和实施《中天实验学校教师发展行动计划》。

2.指导青年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3.修改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2019.9—

   2020.8.

1.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重在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校本研修机制。

2.完成新一轮中层干部竞聘选聘工作。修改完善各处室工作职责。

3.指导各教研组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学科发展规划。

2020.9—

   2021.8.

1.全面达成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目标。

2.对三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

 

(五)提升设施水平

目标任务:

根据学校现有装备设施情况,根据学校丰富教育内涵、提升办学品质的客观需求,今后一个时期将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努力提升设施条件的现代化水平。

1.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造塑胶跑道和运动场,以进一步满足全校师生开展健身锻炼、体育竞赛活动等需求。二是对各栋楼的墙面进行全面修补粉刷。三是将实验楼的地下室改建成汽车车库。

2.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一是在行政楼二楼大厅设立书画馆,在行政楼五楼建造校史室、各教研组活动研讨室。二是将各教室的投影设备全部更换成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更新和增添理化生实验室仪器; 报告厅舞台增添60平米的显示屏,校园内增添一块大型宣传电子屏;升级完善网络中心机房的技术装备,配置完善各应用系统的软件,为建设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造良好条件。

3.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改造周界报警系统,增添电子围栏;在门卫、食堂、宿舍、教学区、运动场、校园主干道等重要场所更新和增添监控摄像头,以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主要工作:

1.组织人员对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教学设施、信息技术设施和安保设施进行全面察看盘点,根据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内涵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实际需求,列出必须改造、更新、添加和升级的设施装备的清单,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建设项目。

2.将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对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策划和论证,在这基础上根据长远规划、分步落实的原则,研究制定具体的建设计划和各项目的实施方案,上报中天钢铁集团总部研究审批。

3.在集团总部批准之后,将根据总部审批意见积极而又扎实推进。切实做好各项工程的设计、协调、质量监管等工作,确保能够按计划完成和投入使用。并切实加强安全保卫、维护校园秩序等工作,确保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4.进一步健全设施装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设施装备管理与维护的责任人和职责要求,特别是要增强全体师生维护校园公共设施的责任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既要积极、有效应用,又要自觉爱护和维护。

年度计划

2018.9—

   2019.8.

1.健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与职责要求。

2.完成各栋楼的墙面修补粉刷,做好其他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

3.改进安保设施,加强安保工作,提高师生安全指数。

4.更新教学多媒体,完善现代化技术装备

2019.9—

   2020.8.

1.完成实验楼地下室车库改造,满足校内外汽车的泊车需求。

2.建成书画馆、校史室和教研组活动研讨室。

3.完成理化生实验室改造

2020.9—

   2021.8.

1.完成塑胶运动场地改造。

2.升级网络中心设备,完善各类应用软件。

 

四、实施保障与计划

 

(一)保障机制

为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卓见成效,学校将从六方面予以保障:

1.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学校领导班子、党政工团各部门、分管条线各处室,将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五大任务统一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一把手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统领规划的制定、论证、审议和实施,各分管副校长和各中层具体负责相关条线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各尽其职,又要相互协作。各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必须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深入一线,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加强学习研究,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总结反思,不断提高组织管理、专业指导水平。

2.研制实施方案。将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人员认真总结本校创办以来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外地先进经验,在这基础上分类分块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思考,具体策划,然后分工负责,分步实施。到20192月,修改确定《建设智慧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建设知行德育、提升德育品质的实施意见》《学校课程建设纲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行动计划》,并在以后的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3.组织全员参与。坚持全面动员,全员参与,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规划文本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帮助全体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引领全体教师达成共识,自觉行动,形成合力。同时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宣传,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取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从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4.加强过程管理。将建立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和总结评估制度,成立由董事会成员、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外聘专家等人员组成的督导评估组,定期督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每学年召开一次分析总结会议,平时开展一些单项检查研讨活动。根据区教育局安排,在2019年年底进行中期评估,在2021年9月进行总结性评估。各处室必须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年度计划,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展开各项工作;各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制定的课程建设纲要、建设智慧课堂实施意见、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等,组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习研究、改革创新。

5.开展教育科研。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充分发挥科研对规划实施的支持作用。将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设计设立科研项目,组织教师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各教研组要围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根据本学科发展需要选立研究课题,组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创新。

6.争取多方支持。切实加强与集团总部、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奔牛镇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与社会贤达、社区群众、广大家长的交流与合作,以赢得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高校和教科研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的智力支持。加强与本区域小学和兄弟学校、与省内外知名初中学校的交流合作,以更好地借鉴先进办学经验、丰富教育资源。

(二)时序计划

第一阶段(2018年9-11月):研制与论证。总结前一轮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和学校创办以来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学习有关文件和文献,研究起草规划文本。邀请有关领导、专家进行论证。反复修改后交学校教代会审议,报中天钢铁集团总部审批。

第二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2月):学习与研究。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有关文件文献。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队伍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各科室按照分工,选定重点、付诸行动。

第三阶段(2019年3月-2019年12月):全面实施。依据规划和各具体的实施方案,切实开展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五大任务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根据区教育局安排,于2019年12月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

第四阶段(2020年1月-2021年8月):深层推进。全面达成规划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并在若干领域产生新的思路、取得新的突破。2021年9月,对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过程、实施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接受区教育局组织的总结性评估。

 

本规划经学校教代会审议、中天集团总部批准后生效实施。

                                      

2018年10月28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