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德育之窗>>心理辅导>>文章内容

教师心理赋能系列——厌学、拒学2

发布时间:2022-06-23 阅读量:

厌学的原因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因素。原发性因素又包含了两重因素,能力方面因素动机方面因素。


首先,能力是多元的,我们考试尤其强调其中几项,剩下的部分可能等成年之后才用得着在考试阶段那么重要其次,能力存在均衡性差异比如两个孩子智力水平差不多,但均衡性不一样,一个孩子所有科目的水平比较平均,而另外一个学生可能是相差较大不擅长的学科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导致对学科的厌学


动机方面的因素,包含了原发、内部因素和继发、外部因素人的确天生好学,或者说是有认知需求的,所有每个人都有原发的内部动机,但我们现在教育的弊端是把很多原生内部动机置换至了外部例如一个孩子早上进校园的时候对校门口的老师说声早上好,这是一种自发行为如果当天由于对老师说了早上好为班级加了分,下一次他再去学校门口的时候,说老师好就成了一种任务,他内部动机被置换为外部动机,我需要为班级分,所以才对老师说早上好。


如果一个孩子天然热爱某一个学科,学习的动力很强那么外部的奖励是非必需的,因为内部动机足够这时如果我们对他进行奖励,就容易把内部动机置换出来,那以后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心里惦记的事情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对学习的奖励也要分情况,如果他经过努力获得了良好成绩我们就需要强化他努力,他克服困难的动机,而不是他获得奖励的动机,所以当原发性动机逐渐被置换成继发性动机,学习压力就会增加。大脑认知资源分配来看的话,100认知资源,应对压力用了50,用在学习上只剩下50分了,所以一个孩子负荷的外部压力越大,他学习越难专注。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外部动机就是不好的,有一些孩子家境不是很好,他的外部动机可能包含了学习改变命运,这样的外部动机非常稳定可靠,是孩子不厌学且能持续学习的重要条件。不仅外部动机过多不好外部动机过少也不好,有一类青少年的家境非常好,这种奋斗改变人生这样的外部动机激励对他们来说效力不大。

与此同时,能力和动机之间还存在着交互作用,能力越好,动机也越强,动机越强能力也逐渐变强。以上加起来成一个孩子厌学与否的原发性因素分析

其次继发因素,更多是指外在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一种情况是,家庭在某阶段对孩子的一些消极影响,就相当于一种把孩子拉回家里的拉力。比方说家庭有一些变故,父母闹离婚经济危机、亲人离世等,孩子自然想要待在家里关注父母他觉得家里需要他,哪怕父母千方百计的把他往学校推,也推不动他。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庭对孩子来说是他在学校受挫折后进行休息和充电的地方,如果孩子在家里充电不足,那么他回到校园可能没多久就电力不足,这会使他拼命想回到他最为熟悉的家里去充电

厌学的学校因素影响可以理解为一种把孩子往家推的推力首先学校没办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并且学校也不可能成为所有问题的专家,如果一个孩子由于患上抑郁症,导致注意力不足学习动机衰退思维迟缓无法在学习上持续专注。那么学校不可能为每一个这样的学生提供持续长久的心理援助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有效缓冲就可能休学有的学校有定期开放的咨询室,即使不是去咨询室咨询,咨询室的氛围也可以让孩子想逃离班级氛围的时候待在学校,得到喘息的机会,也不容易发生对学校的强烈排斥。


原发性因素继发因素之间也会产生交互作用,对于能力动机强的孩子,家庭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强化作用,学校接纳度更高,进入良性循环。如果一开始由于能力不足产生原发性问题也会形成负性循环。

以上是从静态结构方面厌学、拒学乃至休学的因素分析。接着我们从时间维度用临床常见的一个模型来看一个孩子厌学学、休学的现象发展过程。


首先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待非常高,在时代家长对孩子不会有那么高的期待,一个家里七八个孩子,这个不行指望另一个,大家分担了父母的期待。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承担了四个老人加上父母两个人的期待而且每一个长辈的期待还不一定完全一致,这种期待的不一致也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从而使孩子要么呈现出一种退缩,看起来没什么精神要么呈现出一些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一样,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所以如果说去找青春期阶段呈现出的问题病根,这种家庭的过高期待尤其是高期待的不一致性是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小学阶段孩子的问题不会表现的这么明显,首先是小学阶段的学习总体难度偏低,孩子学习之外其他兴趣尚未发展,例如恋爱,追星。而进入青春期他的自尊水平挂靠了除了学习以外的更多因素,使孩子的自尊水平产生较大动荡。每个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都会自卑,随着动荡


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总是活在自己和别人的眼睛里,以前那么在乎长相,在乎自己在表现,进青春期之后突然出现些许社交焦虑和恐惧,有人因为成绩自卑,有人因为其他因素自卑,这种自卑让他们在群体中产生社交回避进而觉得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在更需要同辈群体支持的寄宿学校中这种情况导致的孤独更容易发生。


很多时候我们完全留意不到他的自尊水平有如此大的震荡只是要求他学习的话,他可能更加会觉得无所依靠,身边连说话的都没有,因为没有人留意他内在是如此的痛苦。实际上,成绩好的一样会自卑,没有不感到自卑的青少年


当一个人自卑的时候他会过度的表征外在世界,过度表征他人的心理和态度。以前他不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但是他一旦有了自卑感之后,他就变得在意了,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看自己,他的内在世界仿佛被吸进了很多他人对他的负面评价过度表征外部世界占据了孩子大量的认知资源。


本来100的认知资源都用来学习,但当特别在意别人看法占据80分的认知资源的时候,学习状态变差,成绩下跌,自尊水平随之降低,开始进一步过度表征,在这种情况下,局面完全超大脑能够处理的水平压力和焦虑感就越来越强,当孩子对自己的成绩预期低的时候,开始发生社交回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接受任何外部评价和批判,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呈现出一系列的拒绝行为开始进入厌学、拒学的急性期


在急性期阶段,孩子非常需要专业人员以及家校系统的帮助和支持,稳住这个阶段的压力的水平和自尊水平。如果这个阶段我们错失了,孩子直接回家休学,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干预?既然休学,它的重心是在于休,而不在于学。


我们想一个战争者战场上败下阵来,他的确需要比较好的休息。有时候家长太心急,觉得这孩子只要一回来,就没法交代了,就跟老师反复保证我们去医院开证明孩子没有病,可以上学,所以家长不让孩子休息强制孩子返回学校学习但这种情况下的学习通常而言导致更差的结果


这个休学持续休下去,孩子也会在家里建立新的平衡和适应,拒绝回到学校。这样一个平衡一旦建立,就像是结茧一样,外威胁进不去,他在里边就不想出来了。一般到了这个层面干预起来就更困难了。


当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的时候,我们都要知道骆驼已经承受了难以负荷的压力,所以无论是对家长还是老师而言,都要认识到孩子拒学、休学有过无数的铺垫,我们紧密关注孩子的压力水平自尊水平孩子调节压力的能力,积极支持资源水平如何,最终他才能够稳稳当当的度过青春期,专注提升学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