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快讯>>文章内容

在洛阳农耕园收获“读写共生”硕果

发布时间:2024-04-13 阅读量:

  2024年4月10日上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读写共生”教学研究》课题组在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开展第三十四次研讨活动。东道主张美红老师和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的顾奕老师为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课题组相关学校语文教师上研究课。

学生上课.jpg

  张美红老师的研究课《最后一次讲演》,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主题明确。张老师将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且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作为一篇演讲稿,又是单元的首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这种主题鲜明的课堂架构,还凸显了大单元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选点精准。整堂课以微镜头为载体构建学习任务群,且紧扣主题有序推进。微镜头聚焦一:反义词。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组反义词。如此任务,立场鲜明,思路清晰:突出强化对比,痛斥卑劣行径,揭露虚弱本质,号召青年奋斗。微镜头聚焦二:句式。引人深思的设问,震撼强烈的反诘,慷慨激昂的感叹,分析出作者爱憎分明,炽热的感情。微镜头聚焦三:人称代词。你,你们:是正面痛斥和揭露。我,我们:是亲密的战斗情谊。他们:是极端愤怒和轻蔑,一目了然。简而言之,三个微镜头聚焦了演讲稿的关键之所在。

  三、强化朗读。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读。老师通过情境创设,采用多样化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倍受感染。老师范读,奠定基调;视频适时播放,进一步渲染氛围;同学的个性朗读,把课堂推向高潮;班级两次分角色齐读,将班级演讲氛围展现得淋漓精致。

张美红老师.jpg

  顾奕老师的研究课《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其显著特点为:

  1.学习情境,循序渐进。上课伊始,顾老师以视频《乡情》导入,渲染氛围,然后以《家乡味道》栏目征集乡情文章为情境,设计了“我做主播我来读”“我是编辑我来评”“我是策划我来改”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侧重读顺、读通、读懂史良高先生的《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这篇文章;第二个环节侧重读精《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和汪曾祺先生的《咸菜茨菇汤》写作内容的不同,习得散文的写作技巧;第三个环节侧重习得的写作技巧用于写作。如此教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学生在情景任务的驱使下,研读文本,步步深入,习得技巧。

  2.内容厚实,比读深化。本课堂的阅读量非常深厚,涉及到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良高先生的《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汪曾祺先生的《咸菜茨菇汤》以及学生的习作《乡情》,学生如同一块海绵一样在这堂课中吸收文学的养分,乡情类的散文在这一堂课中得到反复的渲染和升华。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发现了乡情类散文的习作技巧,即要凸显地方特色、体现美食做法、叙述自身或名家的故事、表达细腻的情感。

  3.读写共生,互相依存。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的技巧,并能用于习作的修正和改写,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养分,写作又能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可谓相互依存,共生共长。

顾奕老师.jpg

  研究课结束后,课题组就两堂睿智的研究课作了点评:张老师的课,体现在“实”:作者简介确实很必要、一组微镜头着实显智慧、多元朗读实在合文本;顾老师的课,呈现出“群文阅读味道浓、家乡特色视域新、读写共生无痕化”的特点。随后,课题组主持人仇定荣老师就“共生点”和“课外文本”两个点作了补充:将基于阅读的相关学习任务加以改进,就可以成为写作任务;课外文本应与相关单元的文本结为“秦晋之好”,方能与“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相吻合。

集体研讨1.jpg

  活动结束后,全体成员还参观了学校的农耕园,感受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我在这头,农耕在那头”的情愫不觉油然而生。

  (撰稿:赵安  摄影:纪兰  审核:仇定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